“子遥已格”是八字命理中的一种特殊格局,主要源于古籍《渊海子平》的“子遥巳(巳)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名称在传统命书中可能存在笔误或传抄差异(如“子遥巳”误作“子遥已”)。其核心原理与“地支遥合”有关,即通过特定的地支组合形成间接的合化关系,从而影响命局层次。以下是其特殊之处的解析:
1. 格局构成原理
地支遥合:
所谓“子遥巳格”,实为地支“子”与“巳”通过中间媒介(如丑、申)形成间接合化。例如:
子→丑→巳:子水与丑土六合,丑土中藏干己土与巳火中丙火暗合(丙辛合,但需条件)。
子→申→巳:子水与申金半合水局,申金与巳火六合(需原局配合)。
这种遥合非直接作用,需命局中其他干支配合方能成立,属于“暗局”。
天干呼应:
若天干透出癸水(子)、丙火(巳)或戊土(巳中藏干),可能增强合化之力,形成特殊气象。
2. 特殊性与争议
古籍记载模糊:
《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等书对“子遥巳格”描述简略,且存在版本差异(如“子遥巳”或“子遥己”),后世解读多依赖师承或经验。
条件苛刻:
需满足以下条件方成格:
1. 日柱为甲子(因甲木坐子水,子为甲之印绶)。
2. 时柱或月柱见巳火,且无冲克(如无午火冲子、无亥冲巳)。
3. 原局中无明现的“子巳直接相克”(子水克巳火则破格)。
功用:
成格者主贵,尤其利于科举、文职,因“子水印星”通过遥合转化为“巳火食神”(木生火,火生土),形成“杀印相生”或“食神制杀”的贵气组合。
3. 现代命理中的应用
辩证看待:
现代部分流派认为“遥合格”是古人对地支间接作用的形象化,实际需结合五行强弱、十神配置综合判断,不可孤立论格。
实例分析:
若八字:甲子(日柱)、丁卯、戊申、丁巳
子水(印)→ 申金(官)→ 巳火(食神),形成“子→申→巳”遥合链。
天干透甲木生丁火,巳火生戊土,可能构成“食神生财”的富局,但需验证五行是否平衡。
4. 与“子巳直接作用”的区别
若原局子巳相邻,通常论“子水克巳火”,主克制六亲(如子女缘薄)或健康隐患(水火相战)。
成格时,子巳必须隔位且中间有通关之神(如申金),方能化克为合。
“子遥巳格”的特殊性在于其隐蔽性和条件性,需严谨分析地支藏干、合化路径及全局气势。此格在实战中较少见,更多体现古人对命理“暗局”的探索,现代论命应结合具体组合,避免机械套用。若用户提供具体八字,可进一步验证格局真伪及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