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易学

什么是命格中的三阴三阳

作者:胡璟浩    时间:2025-08-06


“三阴三阳”是中医、命理学(如八字、紫微斗数)及道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描述阴阳能量的细分状态,体现阴阳的动态平衡。其具体含义因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分领域解释:

一、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

中医用三阴三阳划分人体经络和生理病理状态,与《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密切相关:

三阳(阳气由盛到衰):

1. 太阳(阳气最盛):主表证,如感冒初期的发热恶寒。

2. 阳明(阳气内聚):主里热证,如高热、便秘。

3. 少阳(阳气枢转):半表半里证,如寒热往来(疟疾样症状)。

三阴(阴气由浅入深):

1. 太阴(阴气初现):脾肺虚寒,如腹泻、乏力。

2. 少阴(阴气枢转):心肾阳虚,如畏寒、昏沉。

3. 厥阴(阴尽阳生):寒热错杂,如手脚冰冷但胸中烦热。

作用:中医通过三阴三阳判断疾病深浅和体质,指导用药(如麻黄汤治太阳病,四逆汤治少阴病)。

二、命理学中的三阴三阳

在八字命理中,三阴三阳多指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组合,影响个人气场与运势:

天干阴阳:

三阳干:甲(阳木)、丙(阳火)、戊(阳土)

三阴干:乙(阴木)、丁(阴火)、己(阴土)

(注:庚辛壬癸另属“老阳老阴”,但部分流派将三阳三阴限于前六干。)

地支阴阳:

子、寅等为阳支,丑、卯等为阴支,组合形成命局平衡。

命格分析:

若八字中三阴三阳分布均衡(如四柱各占一半),象征性格中和,运势平稳。

若偏重阳或阴(如全阳或全阴),可能性格极端,需五行调候(如全阳命配阴宅风水)。

三、道家与易经的三阴三阳

道家认为三阴三阳是宇宙能量变化的六个阶段,类似“六爻”:

少阳(初阳,如春生)→ 太阳(盛阳,如夏长)→ 阳明(阳转阴,如秋收)→

少阴(初阴)→ 太阴(阴盛)→ 厥阴(阴尽阳复,如冬至一阳生)。

应用:丹道修炼强调顺应三阴三阳的节气变化(如冬至练功采阳气)。

四、常见问题

1. “三阴三阳”与“四柱全阴全阳”何干?

全阴(如八字皆乙、丁、己)可能体质寒凉,全阳(如八字皆甲、丙、戊)易燥热,需通过五行补救。

2. 普通人如何判断自身三阴三阳?

需排八字看干支阴阳比例,或中医辨证体质(如怕冷属少阴,易怒属少阳)。


三阴三阳是动态模型,中医用于治病,命理用于析命,道家用于修身。其核心是阴阳的细分与转化,理解它有助于把握自身健康、性格与运势的平衡。若需具体分析,需结合生辰八字或中医四诊。

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