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格”“六格”“七格”命理通常指的是姓名学中的数理分析方法,主要流行于东亚文化圈(尤其是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姓名学体系)。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对姓名笔画数的分类和解读方式不同,但均基于类似的阴阳五行理论。以下是具体区别:
1. 五格剖象法(最常见)
来源:由日本学者熊崎健翁在20世纪初提出,后传入台湾、香港及大陆。
五格划分:
天格:姓氏笔画数(先天运势,与家族相关)。
人格:姓与名第一字笔画和(主运,影响一生性格与能力)。
地格:名字笔画和(前运,影响青年至中年)。
外格:姓名最后一字笔画数+1(副运,社交与人际关系)。
总格:全名笔画总和(后运,影响中晚年)。
特点:
强调五格的五行生克关系(如人格与地格相生为吉),结合81数理吉凶表(如21数为“明月中天,首领数”)。
2. 六格剖象法(较少见)
新增格位:在五格基础上增加 “内格”(或“中格”),通常计算名字中间字的笔画数,代表内在潜能或家庭关系。
用途:
更细化分析姓名中隐藏的特质,如:
内格:可能关联健康、家庭或隐性性格。
争议:
六格法并非主流,部分流派认为其划分过于繁琐,缺乏传统依据。
3. 七格剖象法(罕见)
新增格位:在六格基础上再增加 “变格”(或“副人格”),通常由姓名中特定笔画组合衍生,代表人生突变或意外际遇。
特点:
更注重动态变化,如“变格”可能暗示大运转折点。
部分流派将“七格”对应北斗七星,赋予神秘学色彩。
局限性:
缺乏广泛验证,多为个别命理师的自创体系。
| 对比项 | 五格法 | 六格法 | 七格法 |
|||||| 格数 | 5(天、人、地、外、总) | 6(五格+内格) | 7(六格+变格) |
| 侧重点 | 基础性格与运势 | 内在潜能与家庭 | 人生突变与特殊事件 |
| 普及度 | 最广泛 | 局部地区小众 | 极少数流派使用 |
| 理论依据| 81数理吉凶表 | 五格延伸 | 混合占星或玄学概念 |
1. 笔画计算差异:繁体/简体字、特殊部首(如“艹”算6画)可能影响结果。
2. 文化差异:日本“五格”与台湾部分流派的解释略有不同。
3. 理性看待:姓名学属于民俗文化范畴,实际影响因人而异,需结合八字等综合判断。
若有具体姓名分析需求,建议提供完整姓名(注明简体/繁体)以便进一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