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易学

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作者:马艺澄    时间:2025-08-21


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内涵是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其核心可为以下两点:

一、阴阳学说

1. 对立统一:阴阳代表事物中相互对立又依存的两面(如昼与夜、寒与热),二者动态平衡构成和谐状态。

2. 相互转化:阴阳并非绝对,在特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如“物极必反”)。

3. 普遍性:适用于自然、人体、社会等一切领域,是解释变化的根本法则。

二、五行学说

1. 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象征宇宙的五类基本属性或能量状态,而非具体物质。

木:生发、舒展

火:炎热、上升

土:承载、调和

金:收敛、肃降

水:寒凉、下行

2. 生克关系:

相生(促进):木→火→土→金→水→木

相克(制约):木→土→水→火→金→木

3. 动态平衡:五行通过生克维持系统稳定,失衡则引发异常(如疾病、自然灾害)。

三、阴阳与五行的结合

阴阳统摄五行(如木火属阳,金水属阴,土为中枢),五行具体化阴阳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解释宇宙、人体、社会等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

应用领域:中医学(脏腑平衡)、风水、历法、兵法等,体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简言之,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是通过动态平衡与循环关系,揭示万物关联性与变化规律的朴素系统论。

Ξ 相关文章